個人資料
陳永生,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、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后、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專業研究領域包括,刑事訴訟法學、刑法學、證據法學、司法制度、刑事偵查學。
陳永生教授應公檢法機關、媒體、律師或當事人邀請,近年參與論證的代表性案例有:于歡故意傷害案、聶樹斌強奸殺人案、陳國清等搶劫殺人案、山東張志超強奸案、遼寧袁誠家國家賠償案、浙江金偉法受賄案、寧夏李金明等販賣運輸毒品案、云南闕榮濤等販賣運輸毒品案、云南融通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涉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案、360不正當競爭案、湖南大唐天下C+商業模式合法性論證案、浙江永威股份融資案,等等。
研究成果
(一)著作:
1、《偵查程序原理論》(41萬字),獲2002年度中流文教基金會與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獎助,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。
2、《刑事訴訟的憲政基礎》(34萬字),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。
3、《刑事訴訟法關鍵詞》(23萬字),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。
(二)譯著
《新西蘭2011年刑事訴訟法》,載《各國刑事訴訟法(大洋洲卷)》,中國檢察出版社2016年版。
(三)論文:
1、《證據保管鏈制度研究》(約2.2萬字),載《法學研究》2014年第5期。
2、《我國刑事誤判問題透視——以20起震驚全國的刑事冤案為樣本的分析》(約2.8萬字),載《中國法學》2007年第3期,《法制資訊》2007年第8期轉載,2009年獲司法部“第三屆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評獎”論文類三等獎。
3、《論刑事錯案的成因》(約7千字),載《中外法學》2015年第3期。
4、《冤案為何難以獲得救濟》(約2.8萬字),載《政法論壇》2017年第1期,《中國檢察官》2017年第5期全文轉載。
5、《司法經費與司法公正》(約2.5萬字),載《中外法學》2009年第3期,《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》2009年第4期轉載,2011年獲中國法學會“第三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”論文類一等獎,2014年獲中國法學會“第三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”論文類三等獎。等等。
榮譽獎勵
1、論文《司法經費與司法公正》(約2.5萬字,載《中外法學》2009年第3期),2011年獲中國法學會“第三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”論文類一等獎。
2、論文《刑事訴訟法再修改必須突破的理論誤區》(約3萬字,載《政法論壇》2008年第4期),2009年獲中國法學會“第二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”論文類一等獎。
3、論文《司法經費與司法公正》(約2.5萬字,載《中外法學》2009年第3期),2014年獲中國法學會“第三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”論文類三等獎。
4、論文《我國刑事誤判問題透視——以20起震驚全國的刑事冤案為樣本的分析》(約2.8萬字,載《中國法學》2007年第3期),2009年獲司法部第三屆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評獎三等獎。
5、論文《排除合理懷疑及其在西方面臨的挑戰》(約1.8萬字,載《中國法學》2003年第2期),2005年獲中國法學會“第六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”論文類三等獎。等等。
社會兼職
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法治前海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
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
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結項評審專家
中國政法大學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員
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實證研究中心研究員
中國政法大學法律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
中國行為法學會偵查行為研究會理事
兼任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
教育部學位中心博士論文評審專家
清華大學證據法研究中心研究員
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
北京市警察學院兼職教授